美国的针灸发展可以总结成三个阶段: 1)萌芽探索期 (Exploratory Period , 1826 – 1971), 2) 规范前期 (Pre–regulatory Period, 1971 – 1982), 和3) 规范与发展期 (Regulatory & Developmental Period,1982 – present)。 萌芽探索期是以发表于1826年的美国第一篇针刺的临床观察文章作为标志的(Bache, 1826)。 Bache在观察了十几例疼痛病例在针刺后疼痛都显著改善后,得出结论“针刺对消除和减轻疼痛具有非凡疗效”。 规范前期就是从50年前的美国针灸热开始的,我们知道纽约时报的记者James Reston关于他亲身经历的针刺疗效的报道,引起了美国对针刺广泛的好奇和兴趣,导致针刺被广泛的应用。其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于1974年把针灸针定性为实验性器械(Investigational Device),鼓励对针刺进行研究。 第三阶段为规范和发展期,从1980年代初开始,美国各个州逐渐立法使得针灸合法化,针灸学校大量涌现,并成立了美国针灸和东方医学学校联合委员会(CCAOM),以及针灸学校的论证机构(ACAOM)。 针灸在美国的发展有三个重要的里程碑: 一. 在1974, FDA把针灸针定性为实验性器械, 二. 在1994,FDA与美国国家卫生院(NIH)的替代和补充医学办公室(Office of Alternative Medicine,OAM)联合举行听证会对针灸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我有幸被邀参加并做了关于针灸针和安全性和材料特性的报告。二年以后的1996,FDA重新将针灸针正式定性为医疗器械(Medical Device), 标志着针灸进入了美国的主流医学。 三. 1997年,NIH-OAM召开了针灸发展共识听证会,我也有幸被邀在听证会就针刺对术后疼痛疗效的发言。听证委员会最后的结论是针刺对手术后镇痛及恶心呕吐有明显的疗效,对其他的如痛经,关节炎,腰背痛等痛症也有一定的疗效,但是由于试验设计不够严谨,应该鼓励更多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至今已经有超过4000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被发表。美国的NIH多年来也投入了大量的研究资金来资助针刺研究。 其中我想提一下二个比较有影响的临床研究。一个是发表于2004年美国内科年鉴(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报道(Berman, et. Al., 2004)该临床试验显示针刺相对于安慰对照组对骨关节炎的疼痛和功能有显着的疗效。该研究被媒体广泛的报道,包括美国有影响的大报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可见该试验对针刺的推广有很大的影响。 第二个研究是2012发表在有影响的美国医学学会杂志(JAMA)的内科分册的大数据分析文章(Vickers, et. al. 2012). 该研究分析了29项共一万八千个病人的临床试验,就针刺对4种常见的疼痛如骨关节痛,慢性头痛,颈部腰背痛及肩关节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肯定了针刺止痛的显著疗效。 随着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显示和肯定了针灸的疗效,针灸也越来越被主流医学接受。多项对西医医生的调查显示,从1980年代的只有20%的医生对针刺疗法有正面看法,到2010年代80%的医生都对针灸有正面的认识。至今有多达40多个西医临床实践指南推荐针刺的应用。根据2010年的一项调查,美国有多达42%的医院在使用针灸为病人治疗。针灸疗法是其中最受病人欢迎的六种替代医学疗法之一,仅次于按摩推拿疗法。在美国现在有多达60所医学院校都设立了整合医学中心,其中大多数都有针灸疗法的临床服务。 在针灸的机理研究方面,近年来也有很大的进展,尤其是针刺对病理动物模型的镇痛机理的研究,据2014在麻醉学杂志发表的综述(Zhang et al. 2014), 针刺对炎症疼痛,癌症疼痛,神经性疼痛及内脏痛均有抑制作用,其作用体现在外周组织(如炎症因子),脊髓(如下行抑制)及脑内(如中缝核和蓝斑核)等多个层面,显示出针灸的多靶点作用特性。在人体的实验室研究方面,功能性核磁共振技术的应用显示针刺可以明显的抑制大脑皮层因疼痛引起的反应。Langevin et al.等(2001)对针刺得气现象进行了研究,显示得气与穴位下的结缔组织有关。 References: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
AuthorATCMS TEAM Archives
|